视场
相机的基本成像原理就是小孔成像,而视场(FOV,Field of View)则是用来描述拍摄的范围
焦距对视场的影响
当传感器大小一定时,FOV随着焦距的增加而减小
通常在描述视场时,用以35mm的底片为基准:
- 17mm is wide angle 104°
- 50mm is a “normal” lens 47°
- 200mm is telephoto lens 12°
传感器对视场的影响
通常,相机的传感器越大,焦距越长那么相机越好
曝光
照相考虑的光照时间不是单位时间而是总体时间
- 曝光时间T由快门控制
- 辐射照度H由传感器上一个单位区域接收光的能量和镜头的光圈还有焦距控制
曝光的影响因素
- 光圈大小(F数)
- 快门时间(Shuttle Speed)
- 感光度(ISO)
ISO(gain)
ISO本质上一种光学增益,在放大增亮图片细节的同时也会放大噪声,并且ISO对图片的作用是线性的
F-Stop
F数一般用来表示光圈的大小,与光圈的直径成反比,其实是焦距除以光圈的直径
快门
快门可以用于调节曝光度,快门时间越长,物体显示越模糊
运动模糊,即为快门打开时会拍摄到一段运动,运动模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增加一定的真实感
机械快门在进行拍摄时会有一小段开合的时间差,而此时如果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就容易发生变形的问题,这种现象称为:Rolling Shutter
F数和快门的关系
在选择时要综合考虑景深和运动模糊的问题
高速和延时摄影
高速摄影:快门时间极短,每秒派更多的照片
延时摄影:长曝光时间,小光圈
薄透镜近似
透镜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元件,而为了简洁地描述一些这类元件的普遍规律需要简化这一类元件
理想化薄透镜
对于透镜的理想化模型,需要满足三个特征:
- 所有进入透镜的平行光一定过焦点
- 过焦点的在透镜后一定是平行光
- 焦距可以变化
透镜公式
利用相似即可推导出公式
消去
散焦模糊
当物体远离焦平面时,聚焦后的点不在传感器平面,但是光线仍然会继续传播至传感器平面,因此一个点在传感器上就会成为一个面
这样一种现象称为:模糊(Defoucus Blur)
而这个面产生的直径称为:Circle of confusion,模糊圆
有这样一个公式:
基于理想薄透镜的光线追踪
在渲染之前需要进行一些设置:
- 定义sensor的大小,即成像平面大小,定义透镜的属性,即焦距和光圈的大小
- 定义透镜和物体的距离
——物距 - 根据透镜方程计算相应的深度
——相距
渲染过程:
- 通过透镜的特征先确定
的位置 - 对sensor上的每个像素
采样 - 在透镜上随机取样一点
- 计算
到 的辐射亮度
景深
景深其实就是模糊的范围,景深大则模糊的范围小,景深小模糊的范围大
光圈越大,景深越小;光圈越小,景深越大
理论上来说,景深就是在场景内对应的CoC足够小的距离范围
DOF就是景深,即成像清晰的一段范围,景深外的物体成像模糊